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,13—14同岁无码A片,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,菠萝菠萝蜜在线观看视频高清1

 首頁 > 新聞 > 國內 >

跑不動的“大象” 運營商內耗二十年

2014-11-25 15:54:11   作者:網優(yōu)圈   來源:飛象網   評論:0  點擊:


  書中,王建宙描述接過這張牌照時,“心中充滿了沉甸甸的責任感”。因為這張戴著“自主研發(fā)”帽子的3G牌照全球只有中國移動在用,技術最不成熟,市場前景最為叵測。

  闞凱力則否認TD-SCDMA網絡國內自主研發(fā)的身份,稱其為“皇帝的新衣”:

  據闞介紹,TD-SCDMA實際上來源于德國西門子公司。在歐洲爭奪3G標準時,西門子敗了,TD技術全盤“報廢”,于是就“順水人情”送給了中國,由大唐電信集團(前信息產業(yè)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)接手,這個研究院被稱為“硬院”。闞凱力所在的信息產業(yè)部電信科學研究院被稱為“軟院”,他說3G研發(fā)需要數百人的多年勞動,“硬院”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。

  直到2008年,3G牌照的發(fā)放箭在弦上。聯(lián)通和電信,合力保舉“老大哥”中國移動上馬TD網絡。

  闞凱力回憶,當時各家電信運營商一致不看好TD-SCDMA。在中國電信斥資兩千余億元購買聯(lián)通的CMDA網絡時,他問一位在中國電信當老總的老同學,“你們中國電信這回虧了吧?”結果對方說,“只要TD不落在我們家,我們就是賺了!”

  聯(lián)通的CMDA、移動的TD-SCDMA恰巧都是王建宙在任期間鋪設的網絡,他也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,“跟聯(lián)通的CDMA比,這次更困難了。至少CDMA全世界還有很多運營商在用,TD-SCDMA就只有我們一家在用。”

  他說,“這個任務交給我們的時候,我們知道很艱巨,但也不可能推,就理所當然地接受了。”

  怎么向上市公司的投資人交代?中國移動想出的辦法是,由母公司出資建造,上市公司租用,以減少風險。

  直到2013年12月,工信部向三家運營商下發(fā)了4G牌照,中國移動才等來了新的轉機。

  這次牌照統(tǒng)一發(fā)為TD-LTE制式。即使對技術上明顯不合理的聯(lián)通和電信,也是如此。

  王建宙說,發(fā)放的是TD牌照,但到今天為止允許另外兩家公司做一些FDD的實驗。在被問及這是否是國家政策對中國移動的“照顧”時,王建宙笑言,“這個我不好評價,你們去評價。”

  闞凱力認為,中國移動急推4G是為了扔掉TD-SCDMA網絡,而主管部門發(fā)放TD-LTE牌照則是當年3G錯誤決策的“遮羞布”。

  他說,4G的兩種制式明顯是FDD更好,同樣的基站,它的網絡覆蓋面積要比TD大出30%左右。

  11月18日,騰訊科技報道,工信部預計于12月中旬發(fā)放FDD牌照。唯有那時,三大運營商的4G之戰(zhàn)才算真正打響。

  “野蠻人”入場

  在運營商獨大的年頭里,曾經霸占全球市場40%的諾基亞CEO都要繞著中國移動轉,問怎樣服務才能更好。然而2007年,蘋果橫空出世,中國驕傲的運營商們遇到了第一位“野蠻人”。

  蘋果要求分享運營商的收入,這成為了中國運營商們與蘋果合作的第一層障礙。一年后,分成困局打破,遇到了第二個問題:無線網絡的不兼容。

  2003年5月,中國發(fā)布自主創(chuàng)新的無線局域網WAPI,并宣布從2004年6月1日起在國內強制執(zhí)行,并宣稱為了防范網絡安全問題,禁用WiFi。

  此舉引發(fā)了美國市場的強烈反彈,經兩國協(xié)商,最終宣布無限期推遲WAPI的強制實施。2009年,WiFi禁令才悄然解除。

  很長一段時間內,中國市場幾乎是唯一一個禁止手機WiFi功能的大國市場。在如今WiFi被戲稱為馬斯洛理論的“第一需求”時,很多人難以想象它曾在中國市場被禁用。

  無線網絡問題解決后,恰逢3G時代到來,因為蘋果不肯生產符合中國移動TD-SCDMA這個全球只有一家運營商使用的手機,雙方的談判進入焦灼狀態(tài)。

  這輪談判歷時5年,在王建宙2012年退休時,中國移動仍未與蘋果簽約。直到2013年推出的iPhone5S/5C,才有了符合中國移動制式的蘋果手機。

  蘋果與中國移動的“七年抗戰(zhàn)”,有其自身的霸氣,也先后遇到了“中國特色”與“中國移動特色”。

  2011年,微信橫空出世,迅速俘獲了大批受眾,運營商的短信和通話業(yè)務立刻受損。與禁用WiFi的手法相似,2013年2月,工信部部長也曾放話,運營商要向微信收費,兩個月后,這場風波悄然息止,此后再也沒有運營商向移動應用的強硬反擊。

  2014年11月11日,騰訊推出“微信電話本”。

  闞凱力認為此舉意義重大。號碼攜帶是打破運營商壟斷的法寶。此前,換運營商就要換手機號,用戶自己的聯(lián)系人網絡就被打破一次,因此號碼是運營商對消費者的最大捆綁。

  微信電話本出來以后,第一聯(lián)系方式變成了微信號,只要微信號不變,換哪家運營商的號碼都可以找到機主,手機號碼的硬束縛被打破。

  實際上,2012年3月,闞凱力就曾經給“部里”(工信部)寫過利用“虛擬號”推動號碼攜帶的建議書:“結果建議書被主管領導當場駁回:這樣一來運營商日子怎么過?!”

  后來,闞凱力把這份建議書直接發(fā)到了騰訊總部。

  2001年,中國移動用戶破1億,用了12年的時間,擴展為7.5億。然而,微信2011年1月推出,僅僅用了2年半的時間,用戶就已經超過了4億。

  不久之前,“管道”還是運營商們不甘心承認的身份,如今卻很快變成了捍衛(wèi)自身價值的唯一盾牌。

分享到: 收藏

專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