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智能科技的應用,有時沒有帶來想象中的完美。冗長繁雜的語音提示、一環(huán)套一環(huán)的子母菜單、總也找不到接不通的人工服務,讓用戶仿佛進入了迷宮一般,常常是話費沒少花,問題沒解決。近來,一些金融機構還取消了傳統(tǒng)數(shù)字菜單服務,改為由用戶直接說指令、發(fā)語音,原本希望以此簡化操作,結果卻是事與愿違,一些用戶指令無法被正確識別,讓原本就不熟悉服務流程的用戶更加無所適從。“抱歉,我沒有聽懂您的指令,接下來為您轉接按鍵操作”“當前人工客服繁忙,建議您通過微信公眾號辦理業(yè)務”……溝通不順暢、解答不對路的客服體驗,消耗著用戶的時間和耐心,也降低了人們對金融服務的滿意度。
平心而論,人工智能技術引入金融服務中本是一件好事,以機器人取代人工,可以提高客服系統(tǒng)反應速度、延長服務時間。在解決重復率較高的問題上,智能客服也確實表現(xiàn)出人工客服無法比擬的優(yōu)勢。然而,也要看到,金融業(yè)務往往具有復雜性,很多問題需要專業(yè)化、個性化的解決方案,如果匆匆忙忙推行“機器換人”,甚至在某些領域、某些時段全面實施機器值班,有時可能會導致客服溝通質量和效率下降,給消費者帶來不便。
還要看到,當前金融機構大力推進線上業(yè)務、自助辦理,用戶對于金融機構電話客服的依賴度有所上升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金融機構更應該通過提供優(yōu)質電話客服,彌補網(wǎng)點減少帶來的服務缺失?涩F(xiàn)實情況卻是,電話客服這種方便快捷的溝通方式,成為不少金融機構降低成本的首選,用戶需求卻往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。2020年“3·15”前夕,有媒體對包括多家銀行在內(nèi)的企業(yè)電話客服展開調查,結果顯示,有七成多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客服電話打不通、沒回復的情況,個別客服電話甚至在用戶長時間等待后自行掛斷,更有77.3%的受訪者表示,目前的語音、文字識別技術不能代替人工客服的工作。
智能客服不“智能”,甚至成為服務短板,其中固然有技術不成熟的原因,但最根本的,還在于一些金融機構對電話客服認識上的偏差,過于重視智能化、低成本,而忽視了便利化、滿意度?蛻舴⻊詹煌谏唐蜂N售,需求千差萬別,很難做到整齊劃一。指望用簡單化、標準化、程式化的機器人客服解決所有問題,無異于緣木求魚,最終可能是客服越來越“智能”,問題卻越來越難解。
事實上,科技應用與服務質量、低成本與高效率并不矛盾,而是可以相互促進的。這需要金融機構更多考慮用戶需求,從不同用戶的實際需要出發(fā),優(yōu)化智能客服程序設計,提升客服系統(tǒng)應變能力,并根據(jù)實際需求保留相應的人工服務。最近,北京電信推出了“尊長專席”服務,利用實名制與大數(shù)據(jù)識別等技術,讓老年市民撥打客服電話時可跨過機器人應答環(huán)節(jié),迅速接入人工客服。類似這樣的人性化設計,值得許多金融機構學習借鑒。
電話客服,是金融機構的服務窗口,無論生活怎樣改變、科技怎樣發(fā)展,都應保證服務質量,這是金融機構對消費者應盡的責任義務,也是金融機構生存發(fā)展的制勝之道。希望更多金融機構的客服電話能成為既聰明又貼心的“幫手”,成為用戶越來越喜愛的熱線,為金融機構贏得更多信譽。